第443章 小別重逢
關燈
小
中
大
春歸並沒想到這回入宮到了最後的半日,她竟然會在慈寧宮和王太後進行一場和花草飲食等等“長物”無關的談話。
“小顧應也看出來了吧,壽康宮作妖的確是因為喬氏的唆擺,不過那紗冪遮並不是因為喬氏的指令。”
到底是上了歲數,王太後一回來便進了暖閣,才可以除了大毛披風使穿著不那麽累贅,她垂足坐在一張扶把磨得潤亮的雕花羅汗床上,也讓春歸坐她身旁,羅汗床後另有一個隔間是以並不靠墻,這樣只要不是大喊大叫,便是隔墻有耳倒也不怕被人竊聽了言談內容。
“是。”春歸先是笑著應了一聲又道:“臣婦觀察著喬才人聽聞高太醫的話也極其震驚,神色卻並無惶懼,儼然她也沒想到竹板上竟會塗抹那種要命的詭毒,更不說那劉氏只憑喬才人空口許下的財利竟敢行此毒計著實荒唐,還有那種詭毒,也不是喬才人可以知聞,且能夠堂而皇之的帶進禁苑內廷了。”
“還有那劉氏的作派,我瞅著她倒像是受令於東廠,總歸不是普通宮人。”王太後稍稍瞇起眼角,微微斂了眉鋒:“她必定是聽令於惠妃,這樣一梳理,惠妃多半就和東廠的宦屬有所勾結,我這些年不愛操心這等閑事,但想來蘭庭和你應當會有線索。”
春歸自然也不會瞞著王太後:“安陸侯府和東廠理刑百戶曹安足一直便有勾結。”
“曹安足。”王太後冷哂:“先帝時他聽從於當時司禮監秉筆太監,給那寇振賢做兒子,寇振賢和彭氏申氏相勾結,本應不得善終,但他還算有些運數,沒等到趙太師斬妖除魔的計劃就一病死了,他那麽多兒子中曹安足並不顯眼,所以又讓他躲過了後來那場清算,這東西也是老了老了野心仍然不死,直到如今還望著再振東廠閹宦當權,走的也是寇振賢的老路,指望今上也能像代宗、光宗一樣色令智昏。”
太後說到這稍稍一頓,才問春歸:“小顧心裏怕也覺得詫異吧,為何我一眼看出劉氏是作偽供,剛才卻沒再追究,由得喬氏替惠妃頂罪。”
“娘娘之所以如此決斷,應當是為周全考慮。”春歸依稀明白太後的顧慮。
“這件事牽涉到儲位之爭,無法攤開明面察究,且皇上的脾性,縱然疼惜太孫,對其餘的骨肉也難以做到狠絕,這類事體不應由我追究,該不該追察應當令誰追察,全憑皇上的主張,我不能逼迫皇上決斷,且咱們牽涉太深,難免會讓皇上對六郎生疑。”
“是。”春歸對王太後的深謀遠慮心悅誠服,但她想想還是問道:“那喬才人……是否還有生機?”
“小顧是覺得她罪不及死?”
“罪不及死是一層,再者臣婦今日看喬才人支支吾吾,仿佛這件事背後另有隱情,她甚至先盯著臣婦看了一陣才改口,承認是向壽康宮進了讒言,喬才人與惠妃從前並無來往,不能夠也是為惠妃驅使,若留喬
才人活口,或許日後臣婦才有機會察明隱於暗處對臣婦心懷惡意的人。”
王太後頷首:“終歸是陰謀未遂,皇上又一貫寬仁,我若是為喬氏求情倒能保她性命,不過無論她是受人唆使還是受人引導利用,倘若她自己沒有那等歪心思,豈會起意謗害明兒?周王府是容不下她這麽個居心不正的妾室了,就以罪論罪,革除她才人的品位遣歸本家也罷。”
這就相當於休棄了。
春歸並不以為喬家會因蒙羞便處死大歸的女兒,喬父當年任由女兒的艷名傳揚得滿京城的登徒子都在熱議垂涎,足證渾然不在意虛名兒只看重實利,喬氏為皇室棄婦,雖說不大可能改嫁,但正因如此讓喬氏暴斃太過惹眼,倘若因此引生閑言碎語導致有損皇族聲譽,喬父反而可能獲罪,對喬家而言息事寧人方才更加有利。
在告辭之前,春歸沒忍住她心裏隱約的好奇,且今日太後也主動提起了奪儲之爭,便不無猶豫地問了出來:“臣婦情知娘娘而今並不願涉及朝堂政務,娘娘對於周王殿下的抱負,當真不存異議?”
王太後嘆了一聲氣,倒是極其願意和春歸交心:“我這大半生被困在宮城裏,為了活得不那麽屈辱,也可謂耗盡了心機和人勾心鬥角爭強較狠,而今成了太後,終於可以安享自在,確然不願再像從前一樣勞苦,六郎雖是在我身邊長大,我的確也不願他卷進儲位之爭,但孩子大了,他有自己的抱負和志向,我也不能強迫他按我希望那般,為圖自保一生游手好閑毫無作為。
太孫也的確不成器,皇上安排了多少博學大儒從小就教授他明君之道,他卻偏要聽信那些奸教邪說,如今心性是越發的乖戾狠辣,這樣下去六郎就算一心閑散,日後也保不住平安,怕是連囚禁高墻行屍走肉的‘幸運’都沒有,不奮起力爭,就是束手待死。
這就是生於皇室的艱險之處,有的時候不是謙退就能保全,皇上最擔心的就是子孫們骨肉相殘,可皇上直至而今還沒清醒,除非痛下決心另立賢良,否則秦姓子孫必定逃不過闔墻殘殺。有一件事,因著小顧最近未曾與蘭庭會面,怕還不知情,子虛庵中太孫竟向太子妃聲稱,慈慶宮的一場險變他是有意‘大義滅親’,利用揭露太子妃的罪行偽作痛改前非,他如今是立志要為‘乾坤獨斷’的君主,告誡太子妃休想再當他作傀儡擺布,可在太孫看來,真正想要擺布他的人豈止太子妃與高瓊?他痛恨的是皇上,抗拒的是即便日後登極,還必須‘受制’於皇上留給他的忠臣賢良,一個將為所欲為視同抱負當作宏圖的君主是社稷之禍,代宗、光宗如此,太孫也是如此,這樣的君主之下,勢必是魍魎橫行奸邪當道,君權越是統一,劫禍越是深重。”
春歸雖說也猜到太孫“大義滅親”的背後必存貓膩,聽王太後這番話仍然免不了心驚:“娘娘是聽周王殿下報訊?”
“他還不敢在子虛庵安插耳目
,這事的揭曝還有幾分曲折,這時我不和小顧細說,你回太師府後自然也會聽蘭庭告知來龍去脈,我之所以得知此事,倒是因為皇上,是皇上親口告訴,如今皇上對太孫失望之餘,更覺痛心的是故太子唯一的骨血,費了他這祖父不少心血栽培的皇長孫,竟然如此不肖。
皇上還沒有痛下決心。如今得了丹陽子進供養心丸,皇上不再憂愁心疾突發不及救治,認為也許尚有時間將太孫引歸正道,但皇上也並非不存防範,留下親手所書的聖旨,倘若變生不測,太孫即位,兵符由慈寧宮掌管,國政交許閣老等顧命大臣代決,太孫及冠之前不能親政。”
春歸:!!!
“這是萬不得已的補救之策,老婆子只但願情勢不至發展於此,社稷的病弊瘡毒,理當由皇上親自療除,這才真正有利於國祚安穩,後宮當權內閣主政,自古多會引生混亂兵爭,這不符合中興盛世的願望,反而會為又一場血雨腥風的權奪埋下禍根。所以激變應當迫在眉睫了,在這個時候,無論是慈寧宮還是周王府,最好是遠離事非無涉黨爭,這就是剛才壽康宮險變,我只能讓喬氏擔負全責的重要原因。”
春歸不由愧疚:“這場事非皆因臣婦而起,也怪臣婦……將太後娘娘牽涉其中。”
王太後笑著嘆一聲氣:“這與你何幹?你也是被那些奸歹設計陷害,莫說你事先並不知道慈寧宮已經處於風口浪尖,便是你知道了,也應當將險難知會,真要是愚蠢到了自己去送死的地步,蘭庭怎會忍氣吞聲?太師府一打禦前官司,壽康宮那位為了坐實你乃罪有應得,必定會將喬氏那套說辭上稟天聽,反而連周王府都會牽連其中。
喬氏而今已然供認不諱,她乃心存妒嫉為爭寵之故才陷謗明兒與你,皇上親自審問喬氏,方能打消對六郎的疑心,雖然不至於因為劉氏就立時懷疑到惠妃和曹安足頭上,可皇上明知劉氏並非為喬氏驅使,也勢必會究察幕後主謀,廠衛的特權雖說大不如前,陶嘯深和高得宜還是有些手段的,惠妃和曹安足遲早會露出馬腳,這件事由皇上親自究察處斷,我與六郎才都能夠置身事外。”
春歸這才能真正安心。
這日她回到長樂宮,惠妃並沒有再召見,大抵是因再一次設計落空實在郁怒難消,也懶得再看春歸得意洋洋再獲全勝的嘴臉了,且這件事不比得當日慈慶宮險變那般“天衣無縫”,惠妃應當是親自授意了劉女使用毒,劉氏暴露,極大可能招供幕後指使。
惠妃郁怒之餘,理當忐忑不安。
春歸次日便平平安安的離開了宮廷。
此日天上仍然不見金烏,而積雪漸漸消融使得寒冷更加逼人,皇城門外蘭庭卻已經等候多時,宮轎未曾穩落他便快步迎向前去,轎簾掀啟時,一只手臂伸前,當纖纖玉指落在手臂上時,女子和男子相視而笑。
這天是弘覆十年的臘月初一。
------------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小顧應也看出來了吧,壽康宮作妖的確是因為喬氏的唆擺,不過那紗冪遮並不是因為喬氏的指令。”
到底是上了歲數,王太後一回來便進了暖閣,才可以除了大毛披風使穿著不那麽累贅,她垂足坐在一張扶把磨得潤亮的雕花羅汗床上,也讓春歸坐她身旁,羅汗床後另有一個隔間是以並不靠墻,這樣只要不是大喊大叫,便是隔墻有耳倒也不怕被人竊聽了言談內容。
“是。”春歸先是笑著應了一聲又道:“臣婦觀察著喬才人聽聞高太醫的話也極其震驚,神色卻並無惶懼,儼然她也沒想到竹板上竟會塗抹那種要命的詭毒,更不說那劉氏只憑喬才人空口許下的財利竟敢行此毒計著實荒唐,還有那種詭毒,也不是喬才人可以知聞,且能夠堂而皇之的帶進禁苑內廷了。”
“還有那劉氏的作派,我瞅著她倒像是受令於東廠,總歸不是普通宮人。”王太後稍稍瞇起眼角,微微斂了眉鋒:“她必定是聽令於惠妃,這樣一梳理,惠妃多半就和東廠的宦屬有所勾結,我這些年不愛操心這等閑事,但想來蘭庭和你應當會有線索。”
春歸自然也不會瞞著王太後:“安陸侯府和東廠理刑百戶曹安足一直便有勾結。”
“曹安足。”王太後冷哂:“先帝時他聽從於當時司禮監秉筆太監,給那寇振賢做兒子,寇振賢和彭氏申氏相勾結,本應不得善終,但他還算有些運數,沒等到趙太師斬妖除魔的計劃就一病死了,他那麽多兒子中曹安足並不顯眼,所以又讓他躲過了後來那場清算,這東西也是老了老了野心仍然不死,直到如今還望著再振東廠閹宦當權,走的也是寇振賢的老路,指望今上也能像代宗、光宗一樣色令智昏。”
太後說到這稍稍一頓,才問春歸:“小顧心裏怕也覺得詫異吧,為何我一眼看出劉氏是作偽供,剛才卻沒再追究,由得喬氏替惠妃頂罪。”
“娘娘之所以如此決斷,應當是為周全考慮。”春歸依稀明白太後的顧慮。
“這件事牽涉到儲位之爭,無法攤開明面察究,且皇上的脾性,縱然疼惜太孫,對其餘的骨肉也難以做到狠絕,這類事體不應由我追究,該不該追察應當令誰追察,全憑皇上的主張,我不能逼迫皇上決斷,且咱們牽涉太深,難免會讓皇上對六郎生疑。”
“是。”春歸對王太後的深謀遠慮心悅誠服,但她想想還是問道:“那喬才人……是否還有生機?”
“小顧是覺得她罪不及死?”
“罪不及死是一層,再者臣婦今日看喬才人支支吾吾,仿佛這件事背後另有隱情,她甚至先盯著臣婦看了一陣才改口,承認是向壽康宮進了讒言,喬才人與惠妃從前並無來往,不能夠也是為惠妃驅使,若留喬
才人活口,或許日後臣婦才有機會察明隱於暗處對臣婦心懷惡意的人。”
王太後頷首:“終歸是陰謀未遂,皇上又一貫寬仁,我若是為喬氏求情倒能保她性命,不過無論她是受人唆使還是受人引導利用,倘若她自己沒有那等歪心思,豈會起意謗害明兒?周王府是容不下她這麽個居心不正的妾室了,就以罪論罪,革除她才人的品位遣歸本家也罷。”
這就相當於休棄了。
春歸並不以為喬家會因蒙羞便處死大歸的女兒,喬父當年任由女兒的艷名傳揚得滿京城的登徒子都在熱議垂涎,足證渾然不在意虛名兒只看重實利,喬氏為皇室棄婦,雖說不大可能改嫁,但正因如此讓喬氏暴斃太過惹眼,倘若因此引生閑言碎語導致有損皇族聲譽,喬父反而可能獲罪,對喬家而言息事寧人方才更加有利。
在告辭之前,春歸沒忍住她心裏隱約的好奇,且今日太後也主動提起了奪儲之爭,便不無猶豫地問了出來:“臣婦情知娘娘而今並不願涉及朝堂政務,娘娘對於周王殿下的抱負,當真不存異議?”
王太後嘆了一聲氣,倒是極其願意和春歸交心:“我這大半生被困在宮城裏,為了活得不那麽屈辱,也可謂耗盡了心機和人勾心鬥角爭強較狠,而今成了太後,終於可以安享自在,確然不願再像從前一樣勞苦,六郎雖是在我身邊長大,我的確也不願他卷進儲位之爭,但孩子大了,他有自己的抱負和志向,我也不能強迫他按我希望那般,為圖自保一生游手好閑毫無作為。
太孫也的確不成器,皇上安排了多少博學大儒從小就教授他明君之道,他卻偏要聽信那些奸教邪說,如今心性是越發的乖戾狠辣,這樣下去六郎就算一心閑散,日後也保不住平安,怕是連囚禁高墻行屍走肉的‘幸運’都沒有,不奮起力爭,就是束手待死。
這就是生於皇室的艱險之處,有的時候不是謙退就能保全,皇上最擔心的就是子孫們骨肉相殘,可皇上直至而今還沒清醒,除非痛下決心另立賢良,否則秦姓子孫必定逃不過闔墻殘殺。有一件事,因著小顧最近未曾與蘭庭會面,怕還不知情,子虛庵中太孫竟向太子妃聲稱,慈慶宮的一場險變他是有意‘大義滅親’,利用揭露太子妃的罪行偽作痛改前非,他如今是立志要為‘乾坤獨斷’的君主,告誡太子妃休想再當他作傀儡擺布,可在太孫看來,真正想要擺布他的人豈止太子妃與高瓊?他痛恨的是皇上,抗拒的是即便日後登極,還必須‘受制’於皇上留給他的忠臣賢良,一個將為所欲為視同抱負當作宏圖的君主是社稷之禍,代宗、光宗如此,太孫也是如此,這樣的君主之下,勢必是魍魎橫行奸邪當道,君權越是統一,劫禍越是深重。”
春歸雖說也猜到太孫“大義滅親”的背後必存貓膩,聽王太後這番話仍然免不了心驚:“娘娘是聽周王殿下報訊?”
“他還不敢在子虛庵安插耳目
,這事的揭曝還有幾分曲折,這時我不和小顧細說,你回太師府後自然也會聽蘭庭告知來龍去脈,我之所以得知此事,倒是因為皇上,是皇上親口告訴,如今皇上對太孫失望之餘,更覺痛心的是故太子唯一的骨血,費了他這祖父不少心血栽培的皇長孫,竟然如此不肖。
皇上還沒有痛下決心。如今得了丹陽子進供養心丸,皇上不再憂愁心疾突發不及救治,認為也許尚有時間將太孫引歸正道,但皇上也並非不存防範,留下親手所書的聖旨,倘若變生不測,太孫即位,兵符由慈寧宮掌管,國政交許閣老等顧命大臣代決,太孫及冠之前不能親政。”
春歸:!!!
“這是萬不得已的補救之策,老婆子只但願情勢不至發展於此,社稷的病弊瘡毒,理當由皇上親自療除,這才真正有利於國祚安穩,後宮當權內閣主政,自古多會引生混亂兵爭,這不符合中興盛世的願望,反而會為又一場血雨腥風的權奪埋下禍根。所以激變應當迫在眉睫了,在這個時候,無論是慈寧宮還是周王府,最好是遠離事非無涉黨爭,這就是剛才壽康宮險變,我只能讓喬氏擔負全責的重要原因。”
春歸不由愧疚:“這場事非皆因臣婦而起,也怪臣婦……將太後娘娘牽涉其中。”
王太後笑著嘆一聲氣:“這與你何幹?你也是被那些奸歹設計陷害,莫說你事先並不知道慈寧宮已經處於風口浪尖,便是你知道了,也應當將險難知會,真要是愚蠢到了自己去送死的地步,蘭庭怎會忍氣吞聲?太師府一打禦前官司,壽康宮那位為了坐實你乃罪有應得,必定會將喬氏那套說辭上稟天聽,反而連周王府都會牽連其中。
喬氏而今已然供認不諱,她乃心存妒嫉為爭寵之故才陷謗明兒與你,皇上親自審問喬氏,方能打消對六郎的疑心,雖然不至於因為劉氏就立時懷疑到惠妃和曹安足頭上,可皇上明知劉氏並非為喬氏驅使,也勢必會究察幕後主謀,廠衛的特權雖說大不如前,陶嘯深和高得宜還是有些手段的,惠妃和曹安足遲早會露出馬腳,這件事由皇上親自究察處斷,我與六郎才都能夠置身事外。”
春歸這才能真正安心。
這日她回到長樂宮,惠妃並沒有再召見,大抵是因再一次設計落空實在郁怒難消,也懶得再看春歸得意洋洋再獲全勝的嘴臉了,且這件事不比得當日慈慶宮險變那般“天衣無縫”,惠妃應當是親自授意了劉女使用毒,劉氏暴露,極大可能招供幕後指使。
惠妃郁怒之餘,理當忐忑不安。
春歸次日便平平安安的離開了宮廷。
此日天上仍然不見金烏,而積雪漸漸消融使得寒冷更加逼人,皇城門外蘭庭卻已經等候多時,宮轎未曾穩落他便快步迎向前去,轎簾掀啟時,一只手臂伸前,當纖纖玉指落在手臂上時,女子和男子相視而笑。
這天是弘覆十年的臘月初一。
------------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